欢迎来到四川省雅安中学! 现在是:2024年04月19日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科网站 >

建设高效课堂 改变从我开始

来源:本站 时间:2014-01-15 09:18:20 浏览次数:4161次

建设高效课堂   改变从我开始

------山东考察的一点感想

何培义

2012917---23日,我有幸随雅安中学山东考察团到孔圣人的故乡进行了一次访学活动。不仅领略了美丽的齐鲁风光,接受了一次儒家文化洗礼,更是在教育教学观念上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为期一周的访学,我们先后走进章丘四中、章丘五中、杜郎口中学。带着满腹的困惑,怀揣一颗虔诚的心,一路“听”“看”“磋”“感”“ 思”忙碌而充实,辛苦而收获颇丰。

“听”。

在章丘四中,我们听了刘金水校长对学校的全面介绍,刘校长介绍了他们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办学特色、办学成果等,其中重点介绍了他们在教育教学管理以及创新教育方面的具体做法。还听了分管教学李副校长关于教学管理方面的详细讲解。章丘四中最具特色的是他们的集体备课和创新教育。他们的创新教育硕果累累。他们在集体备课方面非常的扎实到位。学校实行“一课三摩,全员达标”。具体做法是:根据学科特点,以诱思探究思想为指导,选取同一内容,分别在不同的班上尝试课、对照课、公开课;三种课型可以由一人连续执教,也可由2-3人分别完成;但都是先集体研究了再上,上了再研究,几次三番。学校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在三个级部建立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由级部领导和备课组长组成,负责为每一名执教老师摩课指导和达标验收,成绩达不到80分重来,直到达标为止。2003年下半年开始“一课三摩,全员达标” 活动以来,各科已“摩”出不少典型案例,推动了课堂教学由“教师注入式”向“学生探究式”的转变。通过研摩,教师完成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实现了从观念到行为的彻底转变,素质大大提升,尤其是年轻教师迅速成长。在章丘五中,我们听了分管教学的刘副校长对学校的全面介绍。章丘五中之说以能以二三流的生源创造出一流的业绩,其核心就在于两个字“落实”。按其校长的诠释是三句话:“开会+不落实=0”“ 布置作业+不检查=0”“ 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落实”。学校从宏观到微观层层落实责任制,责任到人落实到事,指标量化,并严格考核。一切工作都非常到位。在教学方面,学校有一系列的规定,对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导学案的编制、课堂教学过程、作业的设置与批改作出了明确要求。所以学校升学率特别是一本上线率连续10年攀升,在济南乃至山东都是绝无仅有的。

同时,还听了相关学校,相关处室及学科负责人的介绍,了解他们的一些具体操作方法。

“看”。

访学期间,我们除了参观相关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及各种展览之外,更主要的是走进他们的课堂,观摩体验他们的教学活动。在章丘四中,我们走进其高二年级162023班观摩了三位老师的研摩课,三节课“同课同构”,都上的是《长亭送别》,老师使用相同的导学案、相同的课件、大体相同的操作程序、相同的方法等,其区别主要体现在“前置补偿”(预习案评讲)部分。他们的课堂都有“三多三少”:学生活动多,老师讲得少;合作探究多,个体学习少;规律总结多,知识学习少。课堂贯彻了学校的指导思想,体现了新理念。我们看到了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课堂。在五中,我们观摩了《师说》小结课也获得了同样的感受。在四中,我们还观摩了一节主题班会课,一节创新教育课,两节课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给人全新的感受。课堂的和谐活跃高效是以前同类课中我没见过的。在杜郎口中学,我们自由进出他们的大课堂、小课堂。几乎观摩了他们所有学科的课。还观摩了他们每天都要进行的教师反思会。那挂满教室周围的黑板,那独特的桌椅摆放方式,那满黑板乃至满地下写满的稚嫩的板书,让人见识了什么是学生自主学习,什么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每天例行的反思会以及那挂满教室楼道的教学反思,让人看到了认真与扎实。

“磋”。

听报告,观摩课的同时,我们也和相关学校相关老师进行了交流切磋。参与他们的评课、摩课。总结研摩课的得失,探究同类课的教法,;交流我们的做法与困惑;提出我们的疑问等。教材如何处理、取舍?同课同案如何照顾班级差异?预习案处理时间如何保证?课后练习使用什么题?题量多大?怎么样处理?摩课工作量大、耗时多,时间怎样保证?怎样落实?他们的真诚和毫无保留让我们受益匪浅。

“感”

走进三所学校,总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但最让我感动的是老师们的敬业精神和钻研精神,他们那种投入与认真劲着实令人佩服;走进三所学校,总有一些东西能引起你的兴趣,但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他们各自在高效课堂建设中创生的一套规范的、操作性强教学模式。这些模式让带着种种疑问和困惑的我有一种顿开茅塞,眼前一亮之感。

1、章丘四中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其内涵及操作程序是三步:(1)课前预习自学:合作共进学习小组进行预习自学。教师:集体备课、编制教学案 教师预设备课 进行教学设计——指导督查学生预习自学,批阅学案、二次备课。 学生:对照导学案预习自学合作学习 (同桌、 前后桌为主)——上交学案 上交学案 汇总主要问反馈老师——提供老师备课需要,学生作为课上学习主攻目标。 (2)课内: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环节流程:听写基本知识(生)——点评预习自学情况(师)——同伴互助,解决一般的个别性问题(生)——重点问题探究、深度思维训练:或直接成果展示、或小组讨论解决(生生、师生) — —知识拓展,迁移能力(师生合作)——当堂检测——课堂小结(学生)(3)、课后:自我反思、巩固拓展(综合训练) 。主要环节: 复习巩固,再射一箭——作业分层设 选作必做分离——适当训练,拓展迁移。

课内外一体化的最大特点在于学案导学,先自主后合作,师生连动。该模式大大提高学生预习的比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该模式实施关键在于导学案的编制,老师提前做好导学案,告诉学生预习的重难点,引发学生有针对性地思考,并在导学案中分阶梯地设置问题,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老师通过批改导学案,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该模式的实施重点在于合作共进学习小组的建立,老师按照学习能力梯次,6~8人组成一个合作共进学习小组,作为课内外学习团队。他们在预习中合作解决问题,在课堂上展示小组学习成果,教师对小组实行捆绑评分。对于学生都能掌握的知识点,或者小组内能够解决的问题,课堂上不再讲述。

同时,章丘四中在课内外一体化操作中,十分注意:有模式,不模式化;从学科特点出发,不搞一刀切;狠抓落实。

课内外一体化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听讲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2、章丘五中的导学一体·主体探究式高效生态课堂模式 。它的基本内涵是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调整教与学的结构,真正做到教为学服务,以学定教,以教促学,变教为导,变讲堂为学堂,老师由台前走向幕后,由师长变成学长,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以导学案为线路图,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辅助,以学习合作小组为载体,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生态,引导学生自主梳理,合作探究,展示点评,反馈训练,总结达标。

 导学一体·主体探究式高效生态课堂的前提是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核心是主体探究,即在目标统领下,导与学的准确定位与有机融合,关键是学生的参与度与目标达成度,终极价值是高效。共分三步六环节:第一步课前准备,包括两个环节,环节一,集体备课,个人备课,编制印发导学案,收缴批阅预习案;环节二,二次备课,优化导学方式,培训合作学习小组组长。第二步课堂教学,环节三,立标、示标,总结评价学生预习学案完成情况,师生共同确立、确认学习目标,安排学习任务;环节四,学标,优化教学生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多元互动,展示、点评,总结、升华;环节五、达标,反馈训练,当堂检测,布置作业。第三步课后巩固,环节六、完成课后训练案,及时收交批阅,扩大战果。

3、杜郎口中学自主创新的三三六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的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的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三种模式的虽然有差异,但都贯穿着这样一个思想: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点燃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让学生主宰课堂,并不意味着老师的负担减轻了,要正确引导如何具备自学的能力,实际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

 “思”

眼下我校正积极推进高校课堂建设,对照山东取经,反思我们自身,我觉得我们有很多地方亟需改变。

1、改变从“洗脑”开始,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观念的正确和品位决定着行为的方向和质量。一项教学改革的成功,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先导,教育教学实践必须以强大的理论来支撑。章丘四中在这方面有成功的经验。据介绍其教学改革先后引入并运用了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理论。正是由于

以最先进教育理论为指导,其构建高效课堂,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仅使教学质量持续大幅抬升,而且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迅速提高。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日趋“保守”,传统的一套越来越顽固的根植在自己的脑子里,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我们都新事物的吸收。因此,我们必须学习眼下先进的理论,给自己 “洗脑”,要让先进理念彻底“置换”脑子里面旧有东西,而不是硬性塞入一种理念。否则,我们有可能成为新课改的阻碍。

1)改变学习观,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网络时代知识传播渠道广泛,知识触手可得,知识无时无处不在。顺应时代,我们必须坚持学习,终身学习。章丘四中构建高效课堂,十分关注老师的学习发展,努力创建学习型校园,培养学习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反思型教师、创新型教师、复合型教师。为此,学校坚持开展教师的理论学习、专业培训等。同时,学校对每个老师的读书学习及心得体会有明确要求,并有量化考核指标。章丘四中能在济南市教师技能综合展示大赛上击败济南市老牌名校,夺得团体第一名,和它是一个学习型团队是放不开的。作为步入中年的老师,经验越来越丰富,教学越来越老道。但是观念、知识都不同程度的 “老化”。在知识加速更新的今天,面对不断变化的学生,我们如果还靠吃老本教书,必将被淘汰,连课堂都站不住,还妄谈什么高效课堂。“在迅速变革时期,坚持学习的人继续拥有着这个世界,而停止学习的人发现他们已经脱离了这个世界。”

2)改变学生观,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意识。新课标提出应该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应该让“自主、合作、探究”成为学生的学习方式。阿莫纳什维利提出“教学三原则”:相信学生的原则,师生合作的原则,自由选择的原则。将课堂上学生的角色定位为“合作者”——与老师志同道合的合作者。章丘四中等名校,他们倡导的理念,建立的模式,无不高度彰显新课标思想。走进他们的课堂,你才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合作者”“主体”。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人人参与,个个展示、尝试成功、享受快乐、激活思维、释放潜能、自主学习”更是彰显出学生是学习真正的的“主人”。长期以来,我们都 “心太软”,总是不放心让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主宰教学,这不放心,那不放心,老师很辛苦,学生很郁闷,结果收效甚微。高效课堂建设,首先要改变的就是这种认识及做法。

3)改变教材观,树立课标意识。

课程标准作为纲领性、指导性文件,贯穿着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是我们确定学科教学内容、方法等的的重要依据。建设高效课堂,不能没有课标意识。优秀的老师教学要“脑中有纲(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陈红兵报告)。其中首位的就是课标意识。其实课标意识我们多少都有,是不够重视罢了。在平时备课时,在平时教研时,我们都会潜心钻研教材、分析学生、研究教法,很少人会去研究课标。章丘四中提供的集体备课教案、导学案对标准、考纲等有非常明确的呈现,看得出他们对此的高度重视。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靠教材、教参打天下,教材里由于什么讲究教什么,教参里怎么说就怎么教。这种做法严重影响课堂效益。

4)改变单打独斗,树立团队协作意识。山东之行,我强烈感受到,我们的老师个体都很优秀,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单挑都不输与山东老师。可我们的整体教学质量为什么和他们有差距?根源在于,他们非常注重发挥集体智慧、集体力量。所参观的学校乃至整个山东无不以制度保障,强力推进集体备课,山东省教育厅下发的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对此有明确规定,各学校有明确的相关规章制度。他们的集体备课规范到位,老师参与度高。不仅如此,学校还十分注重部门之间、学科之间、班科之间、家校之间 “一盘棋”,协调一致,共同提高。而长期以来,我们习惯单打独斗,搞个人英雄主义,甚至个别人或多或少还有点“文人相轻”的味道。我们可能更多的注重了彼此之间的竞争而忽视了团结协作。这不仅是不符合现代教师职业道德的,也是极不明智的。协作不是此消彼长,而是“双赢”。我们不仅可以吸收他人智慧,有时还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何乐而不为?

2、改变从行动开始,不做行动的矮子。再先进理念,都必须运用到实践中才能体现其价值。我以为,当务之急我们要落实到行动上强力推进的有三点:

1)导学案的编写使用。长期以来,我们不重视导学案的使用,尤其是预习案,学生课前自主预习很不充分,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并且我们习惯使用成套资料,缺少创造性劳动,训练针对性差,且费时费力,效率较低。章丘四中等在导学案的使用方面已有一整套成熟的做法,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对我们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2)课堂合作探究设计实施。我们的课堂严重“老化”。从课堂操作程序到教法学法基本上还是老一套。章丘四中等学校在组织课堂合作探究方面从学习小组的组建到小组长的培训,从合作探究的实施到评价激励都有了成熟的操作规范。要构建高效课堂,让我们的课堂“返老还童”,重新焕发生机活力,我们可以借鉴山东经验,逐步推进。

3)规范的、常态的、实在的集体备课。目前我们的集体备课流于形式的东西还有很多,亟需改进。这是整体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必由之路。

3、借鉴与创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别人的鞋子穿在自己的脚上不一定合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学山东经验应该是领会其精神实质,学习其先进理念,而不是简单照搬他们的一些做法。借鉴的目的不是照搬复制,也不是自我全盘否定,而是把好的经验与自深情实际相结合,创新出属于自己的行之有效的东西。据说有不少学校学杜郎口模式,到头来剩下的只是满教室那曾经挂过黑板的锈蚀了的钉子,一阵轰轰烈烈之后,一切又回复到老一套。章丘四中五中同样都经历过借鉴学习阶段,他们也都借鉴杨思经验,杜郎口教学经验,昌乐二中经验,兖州一中经验,寿光经验,兖州一中、潍坊教学经验但他们不是简单照搬,而是将别人的成功经验和自身实际结合起来,大胆创新,创出自己的特色。同样,我也需要批判、吸收、创新来完善、提升。比如集体备课,经过前一阶段的努力,我们已经摸索出一套较为成熟的套路,我们引入章丘四中的“摩课”经验加以完善规范即可,大可不必照搬其一整套做法。个性化不能没有。再比如导学案,我们也我们也完全可以有自己的版本。

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形势逼人,非变不可。改变,让我们每个雅中人从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