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的雅中校园,
褪去课业喧嚣,
跃动青春的光影。
当人际的困惑化作情景剧的台词,
当理论的棱角被少年的温度融化,
这场周日的聚会不再只是课堂,
而是一场心灵的狂欢。
5月18日上午,雅安中学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内笑声与思考交织,掌声与共鸣回荡。由学生自主策划、心理老师全程指导的“课题分离:解锁人际交往的钥匙”雅中心理课堂——学生说圆满落幕!6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通过游戏、情景剧、头脑风暴,探索人际关系的难题与解法。这场“青春版”心理课,不仅传递了理论,更让每个人看见成长的力量。

一、活动精彩回顾
1. 破冰游戏:原来“人际烦恼”不是一个人的秘密
活动以“你比我猜”游戏火热开场,“焦虑”“暴躁”等关键词被同学们用夸张的肢体语言演绎,现场爆笑不断。许多同学感慨:“原来大家遇到人际困扰时的情绪反应如此相似!”
2.课题分离:从理论到生活的奇妙碰撞
什么是“课题分离”?学生观点犀利交锋:
“分清自己的事和别人的事,但绝不是冷漠!”
“拒绝的时候,不用背负愧疚感。”
随后,一段3分钟讲解视频,生动诠释“做好自己的课题,尊重他人的选择”。主持人李紫晗更用两句口诀点燃全场:“你的情绪你来管,我的选择我承担!”
3. 情景实战:拒绝“内耗”,答案就在行动中
学生自编自演的两幕情景剧引发热议——面对好友的“求助”,主角该如何选择?现场观众分组讨论,用“课题分离”思维提出方案:
“先问自己:不帮忙会影响我们的关系吗?”
“坦诚表达:我很重视你,但今晚我需要先完成自己的计划。”
主持人刘钰欣点赞:“这不是技巧,而是对自己和他人真正的尊重。”
4. 终极彩蛋:六句“关系法宝”引发行动热潮
活动尾声,主持人送上六条人际行动指南,句句直击痛点:
“说‘不’时,理由越简单,力量越强大。”
“倾听时放下‘你应该’,回应时加上‘我感受’。”
最热烈的掌声留给终极悬念——“课题分离是万能解药吗?”同学们齐声喊出答案:“不!但它让我们更懂如何爱自己、爱他人。”
二、演员心声:在角色中照见成长
@高一(6)班 贾檬钰
“虽然我扮演的角色戏份不多,但排练让我学会了团队协作,更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宣传时和陌生人介绍活动,治好了我的‘社恐’!一开始总因排练耽误作业,后来学会用碎片时间高效学习,这可是意外收获!”
@高一(6)班 赵思雨
“我演过‘煽风点火的同学’和‘卖冰棍阿姨’,才明白‘旁观者的沉默也是伤害’。印象最深的是那句台词:‘你们怎么想关我屁事!’——课题分离不是冷漠,而是勇敢做自己!”
@高一(6)班 杨贸鑫
“看着同伴在食堂举着喇叭喊‘来看心理剧’的时候,我脚趾抠地!但看到大家被吸引过来,成就感爆棚!表演时紧张到声音发抖,但结束后朋友夸我‘显摆的样子超帅’,值了!”
@高一(6)班 蔡佳宸
“我演了两个‘霸凌者’,才发现温柔的语气也能道德绑架别人!”
@高一(6)班 王易好
“以前我总纠结‘别人会怎么看我’,活得特别累。这次演反派让我顿悟:课题分离不是自私,而是对自己和他人真正的尊重!”
三、观众反馈:笑声与建议共存
1. 活动收获TOP2
“情景剧太真实!感觉演的就是我的日常!”
“六句口诀直接抄进笔记本!”
2. 真诚建议
“主持人可以再幽默点,社恐人被抽中答题时真的想钻地缝!”
“演员们戏瘾没够!求加更校园剧情!”
“下次互动环节,大家一起喊口号打气可能更燃!”
这场由学生主创的课堂,不仅是一场心理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青春的自我对话。当理论照进现实,当困惑化作行动,我们相信,每一个勇敢面对课题的瞬间,都是成长的烙印。未来,我们将继续推出更多“青春定制”活动,陪伴你我,成为更温暖、更坚定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