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四川省雅安中学! 现在是:2024年05月13日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科网站 >

《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

来源:本站 时间:2014-03-14 18:52:32 浏览次数:4316次

       《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

寄语:

  1. 学习本文应达到的目标

  1. 把握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领会本文的写作目的

  2. 学习本文结构材料的方式方法——复调式结构、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3. 品味文章的语言

  1. 重难点

    (一)学习的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文章所写的内容

    2、理解文中关键句子,从而把握作者的情感、思想。

    (二)学习的难点

    领会文章的写作主旨:哀悼死难者,控诉反动派,唤醒麻木的民众

  1. 学习方法:

    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预习案

  1. 上网查阅“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了解鲁迅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2. 朗读课文两遍,给各部分拟写小标题,归纳作者写的生活片段

  3. 请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徘徊pái huái         fēi         hái          

    桀骜jié ào           lù          dié       dí   

    zì              菲薄 fěi bó               踌躇 chóu chú

àn              è           hái        nuè

cuán           zhuǎn       呻吟shēnyín

è              ǎi            身不yǔn xù      长歌dànɡ

 

  1. 解释词语

  1. 身不      

  2. 长歌

  3. 殚精竭虑

    五、我的困惑

    课中案

  1. 前置补偿

  1. 读准下列划线字的音,能正确书写词语

    2、为下列各句写出相应的成语

    A.用引吭高歌或写诗文来代替哭泣,抒发胸中的悲愤。(______)

    B.愤怒到了极点,甚至超出愤怒的程度。           (______)

    C.到处都是帮凶。                               (______)

    D.为了正义事业牺牲生命也毫不顾惜。             (______)

    3、说说作者写了哪些生活片段

  1. 合作探究

    (一)感知文章的情感

  1. 作者文章中表现的心情是怎样的?他的情绪是怎样的?在文中找出相关的信息

  2. 找出作者写刘和珍的相关材料,思考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些材料?

  3. 作者对刘和珍等参加请愿的态度是什么?

  1. 体味文章的结构

    填写下表,体会这篇文章的结构材料的方式及其作用

章节

时间

 

 

 

 

 

 

 

事件片段

 

 

 

 

 

 

 

情绪或认识

对烈士

 

 

 

 

 

 

 

对政府

 

 

 

 

 

 

 

对流言

 

 

 

 

 

 

 

对庸人

 

 

 

 

 

 

 

对自己

 

 

 

 

 

 

 

 

  1. 品味语言

    说出下列句子的含义,推敲其表达特点。

  1.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2. 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有什么言语?

  3.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四)我的困惑

    课后案

  1. 词语

    1、(2005年高考湖南卷)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熟(xián              转(niǎn

    踽独行(            信手来(niān

    B意(xiá               dàng

    通衢广           角之势(

    C.膏                qiān

    矢志不           然成章(fěi

    D本(                别(jiàn

    鸠形面(           并行不bèi

    2.下面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造化(指自然界)                     射(聚拢)

    B.广有羽翼(鸟的翅膀,这里指帮凶)     (怕)

    C.殒身不(顾虑)                     落(稀少)

    D血(血流出来的样子)               长歌哭(正当)

    3.横线处所填虚词最恰当的一项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________于死者毫不相干,________在生者,________大抵只能如此而已。________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多的宽慰。(   

    A.尽管 但 却 倘使          B.尽管但 却 虽然

    C.虽然 但 也 倘使          D.虽然但 却 倘使

    4.横线处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是我知道的,凡我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________,然而在这样的生活________中,________预定《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A.寥落 艰难 毅然               B.稀少艰苦 居然

    C.冷落 困难 欣然               D.稀少艰难 毅然

    5.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A.对比 设问 顶真 对偶         B.对偶反问 间隔反复 对比

    C.对比 反问 顶真 对比         D.对偶反问 连续反复 对比

    (二)、阅读下文,完成69题。

    时间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谎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6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指代(   

    A.有限的几个生命        B.有限的几个生命……流言的种子

    C流言的种子         D“3·18”惨案中牺牲的烈士

    7.作者用煤的形成作比,它的本体是________。这个比喻主要表明(   

    A.人类历史的前进步履艰难的

    B.人类进步是很缓慢的,其前进不一定经过流血斗争

    C.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流血斗争有无数次,但历史前进还是缓慢的

    D.人类要前进非靠流血斗争不可

    8.这段话表达作者主要的观点是(   

    A.反对徒手请愿

    B.反对请愿

    C.不主张用请愿的方式向反动派斗争

    D“3·18”徒手请愿没有什么价值

    (三)、阅读《〈鲁迅诗稿〉序》,完成914题。

    鲁迅先生无心作诗人,偶有所作,每臻绝唱。或则犀角烛怪,或则肝胆照人。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虽寥寥十四字,对方生与垂死之力量,爱憎分明,将团结与斗争之精神,表现具足。此真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

    鲁迅先生亦无心作书家,所遗手迹,自成风格。熔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远逾宋唐,直攀魏晋。世人宝之,非因人而贵也。

    然诗如其人,书如其人,荟而萃之,其人宛在。《旬子·劝学篇》有云: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径莫速乎好其人。鲁迅先生,人之所好也,请更好其诗,好其书,而日益近之。苟常手抚简篇,有如面聆謦欬,春温秋肃,默化潜移,身心获益靡涯,文章增华有望。

    9或则犀角烛怪,或则肝胆照人。从哪两个方面评价了鲁迅诗的成就?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二段评价鲁迅在书法方面的才能,其自成风格的内涵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三段作者强调诗如其人,书如其人,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文原是为《鲁迅诗稿》作序,为什么又谈其书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对作者引用《荀子·劝学篇》的目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说明与其学习鲁迅的诗文,不如直接拜他为师,倾听他的教诲。

    B.为了说明与其学习鲁迅的为人不如学习他的诗文更简单有效。

    C.为了说明若能很好地学习鲁迅的诗文,便能更好地学习他的为人。

    D.提醒大家在学习鲁迅的为人时,不要忽视学习他的诗文。

    14.《〈鲁迅诗稿〉序》用文言写成,语言精练而含蓄,请分析下列语句的含义。

    鲁迅先生无心作诗人,偶有所作,每臻绝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迅先生,人之所好也。

 

(四)、选择与课文不同的叙述顺序,叙述鲁迅结识刘和珍的过程和“三一八”的经过

 

 

小结:这课学习,我应重在把握:

答案:

预习案

一、二、(略)

三、徘徊pái huái         fēi         hái          

桀骜jié ào           lù          dié       dí   

zì              菲薄 fěi bó               踌躇 chóu chú

àn              è           hái        nuè

cuán           zhuǎn       呻吟shēnyín

è              ǎi            身不yǔn xù      长歌dànɡ

 

四、解释词语

1、陨身不  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2、长歌当哭: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

3、殚精竭虑:殚:竭尽;虑:思虑。 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思

课中案

一、1见预习案三

2【长歌当哭、出离愤怒、广有羽冀、殒身不恤】

3、作者在追悼会现场徘徊,遇到程君;与刘和珍的交往、刘和珍其人;刘和珍、杨德群遇害经过;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二、(一)1作者在文章的心情:对刘和珍等烈士的悲慨痛惜,对敌人的愤激不平。

作者的情绪低落、压抑、苦闷。

文章中多次写到:“我早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真的猛士。敢于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平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1. 作者记叙了刘和珍的事迹(文章二、三、四):预定《莽原》——追求真理,“风潮领袖——敢于反抗,虑及母校——有远见,有责任感,府门喋血——勇敢坚强,敢于抗争,

    敢于救助——从容善良

     

  2. 作者对刘和珍等参加请愿的态度:高度赞扬刘和珍等烈士的精神,反对徒手请愿。

    (二)

章节

时间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

“三一八”后两周

“三一八”后两周,写作本文时

一九二六年三月十八日早上

“三一八”后两周,写作本文时

“三一八”后两周,写作本文时

“三一八”后两周,写作本文时

事件片段

我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程君叫我为刘和珍写点东西

内心的复杂情感

回忆与刘和珍的交往,刘和珍与杨荫榆斗争

刘和珍等青年请愿、遇害

遇害经过

对请愿的认识

总结惨案的意义

情绪或认识

对烈士

有写东西的必要

赞扬——真的猛士

赞扬

 

悲伤

哀悼

尊敬

痛惜

惋惜

不赞成请愿

赞扬

对政府

失望——非人间

失望——似人非人的世界

揭露

揭露

痛恨

揭露

控诉

 

凶残

对流言

悲哀

愤怒

 

痛恨

无奈

痛斥

揭露

蔑视

下劣

对庸人

痛恨

愤怒

 

痛恨

揭露

痛斥

揭露

蔑视

无耻

对自己

有写东西的必要,出离愤怒

正有写东西的必要,

奉献崇敬与悲哀

还有什么话可说?懂得衰亡民族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还有话要说

 

说不出话

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

文章采用复调式结构,作用:

 

(三)

1真的猛士指真正勇敢的革命者。直面中的是动词,面对的意思;惨淡的人生指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现实。正视,正眼看不回避。怎样,多么;哀痛者幸福者分别指……为哀痛的人和……为幸福的人。哀痛者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她们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她们的哀痛超过常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2
、面对敌人的凶残、面对青年的英勇,作者内心非常满腔的愤怒、痛惜之情难以言表。

3“伟大”一词一方面赞颂一个女子的“从容”“沉勇”,也反衬出杀人者的野蛮。“伟绩,武功”是反语,讽刺揭露中外反动派的暴行。

课后案:

1D 2D(当:当作)3D 4A 5D 6B 7.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 C 8C 9从诗歌批判现实的深刻性上予以高度评价从诗歌真诚关爱人生的角度予以高度评价 10.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 11.希望人们能常手抚简篇(意思对即可)12.《〈鲁迅诗稿〉序》收入了鲁迅所遗手迹”13C 14无心作诗人,而诗的造诣极高,可见,鲁迅先生的伟大和他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不仅限于是个诗人。这句话充分表现出鲁迅和人民的关系,人民对鲁迅的敬爱。不说鲁迅先生的品德、思想、学问、文章,而品德、思想、学问、文章自见;不言鲁迅先生伟大,而伟大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