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四川省雅安中学! 现在是:2025年07月11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动态 > 雅中要闻

雅中心育||教师说:当函数图像遇见心灵曲线

来源:本站 时间:2025-07-09 16:44:43 浏览次数:40次

当函数图像勾勒出成长的轨迹,当几何图形拼接起自信的拼图,数理逻辑与心灵成长的奇妙共振,正在雅安中学的数学课堂悄然发生。雅安中学践行“三全三力”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探索心育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本期“雅中心育——教师说”将由雅安中学高中数学陆俊霞老师分享那些藏在坐标轴里的师生共成长的故事。

 

一、根号下的勇气函数

角落里埋头的她

数学课上,靠窗的晓雯总是像个静止的参数。当老师抛出问题时,她的指尖会反复摩挲铅笔橡皮,眼睑低垂如闭合的区间。课间时,别的同学讨论着函数极值,她却独自在作业本上认真地做题。我注意到了这个在作业本上写满工整解题步骤却从不敢举手的女孩。

一次抽问的尴尬

课堂上,我目光温和地望向她:“晓雯,你起来回答这个问题。”可是一两秒后晓雯仍然低着头不出声。“是我问的问题太难,她不会?是她太害羞?还是怕回答错了同学笑话她?”我反复揣测着晓雯沉默的原因。于是我鼓起了掌,同学们也一起用掌声鼓励她。没想到当掌声响起时晓雯脸颊涨得通红,头埋得更低了……此时我有些尴尬,并向同学们解释道:“晓雯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准备,这次就算了。刘新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真诚的鼓励与关心

下课后,我把晓雯叫到办公室。她依旧低着头,手指绞着衣角。我搬来椅子让她坐下,轻声问:“是不是还没想好呀?”她犹豫片刻,声音像蚊子哼:“老师,我……我怕说错。”我拍拍她的肩膀:“说错了也没关系,学习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而且老师知道你一定会这道题的,你作业很优秀,只是需要一点勇气说出来是吧?” 她抬头看我一眼又迅速低下头,我拿出练习册,和她一起分析那道题,让她试着讲给我听。我发现她讲得很有条理,赞美道:“你看,你讲得很好嘛。”

定制化的“解题阶梯”

每次作业我都会特别关注晓雯的解答,并对存在问题的地方给予批注,用文字与她展开着关于解题的无声对话。经过一段时间的作业指导,晓雯的解题步骤变得完整而又有逻辑。一次作业中,我这样写道:“这道题你做的这个方法很好,一条辅助线的点睛之笔,完美地诠释了简约而不简单的数学思维,别的同学都没有想到。你能在课堂上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吗?”第二天课堂上评讲作业时,我说道:“此题还有更简洁的解法,我们班有位同学想到了。”同学们左顾右盼,都用期待的眼光找寻着。慢慢地有个身影从角落里站了起来,她局促地走上讲台,背对着黑板用颤抖的手画起了那条辅助线,转过身小声地讲了起来。同学们越听越认真,她讲得也越来越大声,越来越从容了。讲解结束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走出根号的豁然开朗

后来的晓雯会在课间和晚自习时找我讨论圆锥曲线,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她送给我的卡片上写着:“您让我知道,每个根号里都藏着等待被开方的勇气,每条几何辅助线都在迷雾里搭建破局的阶梯。”随着时间变化鼓励值E增加,晓雯获得了正的鼓励效率系数k,拾起角落里的勇气常数C,在讲题解题中获得了更大的对数项系数b。当根号下的胆怯遇见辅助线般的温暖,晓雯终于走出了根号,获得了专属自己的勇气函数。

图片1.png

 

二、坐标系里的师生链接——从点到面的心灵建构

像素里的记忆魔法

开学第一天,陆老师带着平板走进教室,给每个学生拍了张“数学证件照”,有的拿着圆规比耶,有的举着错题本搞怪。她把这些照片做成学生档案,横轴是学号,纵轴是性格关键词,为的是能尽快熟悉学生,能在三秒内叫出坐标系里的他。

活动中的多维认知

作为学科教师,陆老师主动参与学生的各项活动,入学军训、学期规范性培训、社会实践活动、各种文艺活动、班会、心理辅导等。她在活动中关注学生,并用镜头记录了学生的多角度成长。

暖情汇信以心织网

给递来心事纸条的小萱同学温暖回复;疫情居家时给孩子们的答疑解惑;小沁家长与孩子沟通不畅时的积极援助;给数学学习遇到困难的浩宇同学暖心鼓励与帮助;给学习进步的同学准备小礼物;在高三阶段发出卡纸让同学们一起写下愿望……信任在日常点滴中悄然生长。

昵称里的情感密码

“霞霞子,这道导数题像过山车”;“陆姐,明天模拟考求心理阴影面积”;“陆陆陆,这道题还可以用极化恒等式做,你看是这样的……”;“陆师,送你一朵小红花,毕业快乐!”;“小霞老师,谢谢你还记得我……”在陆老师的数学课内课外,称呼是随情感递增的函数,每一个昵称都是学生与老师的特殊情感密码。

十几年的育人路上,陆老师与孩子们的故事如小溪叮咚地流淌着。“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真谛,为青春的迷茫搭建起通往自信的桥梁,也让陆老师在教学遇到困境时,收到了婷婷、小可的暖心安慰;在课堂上与“质疑”碰撞出思维的裂变;在录制赛课视频时得到了同学们的暖心辅助;在办公桌上悄悄多出小零食;在节日时收到暖心的祝福……

当数学不再是冷冰冰的公式,而成为丈量心灵的尺度,那些曾经被数字困住的少年,终将在坐标系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象限,绽放出超越预期的函数图象。

当我们用方差思维看待学生——既关注平均分,也欣赏每个数据点的独特价值,教育才真正有了温度。

∵每个孩子都是待解的方程

∴教师的任务是找到合适的“解题思路”

三、心育启示:用数学思维建构心灵坐标系

解题式陪伴:像分解复合函数般拆解学生的心理症结,先处理外层情绪,再深入内层需求,每个步骤都标注“关键步骤给分点”。

标准差视角:承认个体差异就像数据波动,既关注班级平均分的“集中趋势”,更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离散程度”。

递推式鼓励:设置“最近发展区”的鼓励阶梯,就像数学归纳法,从 n=1 的小进步开始,逐步递推到 n=k+1 的更大突破。

交集式链接:寻找学科知识与学生兴趣的交集,用圆规画圆时聊聊圆周率的浪漫,讲概率时谈谈人生的可能性,让数学成为情感的公约数。

图片3.png

教师介绍

陆俊霞,中共党员,一级教师,校心育工作组成员。从教路上,她在做好学科教学的同时还热衷心理健康教育,主动投身培训,并取得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合格证书。她积极探索“学科教学+心育引导”的双轨育人模式,将学科学习中发现的个性问题转化为心育契机,让知识传授与心灵滋养如同双螺旋般相互赋能,既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又筑牢他们的心理防线,让每个孩子在理性思考与感性成长中找到平衡的支点。她坚信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始终以尊重为底色、以理解为桥梁,携手学生探索自我、悦纳自我,助力学生实现内在成长与蜕变。